学习笔记瑗,媛?还是瑷,嫒?
2018-03-09 09:00:50
  • 0
  • 0
  • 11

学习笔记 瑗,媛?还是瑷,嫒?

一、 钱钟书和杨绛的女儿叫钱瑗(yuan)

近日,从网上和朋友转来的微信上看

到有些文章里,将钱钟书和杨绛的女儿的名字写作“钱瑷(ai)”,很是惊讶。因为,我读过关于钱、杨二人的著作,并了解他们的家庭的一些情况,他们的唯一的女儿叫钱瑗(yuan),是北师大的教授,英年早逝。

二、我也经历过将“瑗”误写为“瑷”的纠结

我的岳父出身于传统文化深厚的家庭,他的三个女儿的名字里都有带有“玉”的汉字。

我的老伴的名字里有个“瑗”字,挺文雅的名字!不过,这个“瑗”字,也许对于一些人有些生疏,因此,也有过与上述将“钱瑗”误写为“钱瑷”一样纠结。

1、 电话户主的名字

上世纪90年代,家里安装固定电话。

在电信营业部登记的“机主”是老伴的名字。可是,当第一次拿到话费单时,看到他们将“瑗”字误为“瑷”字。

这不过是一个小的误解,改一下即可。

没想到,为了把这个“瑷”改为“瑗”,前前后后往电信营业大厅跑了好几次,历经三个月才改过来。最后能改过来,还是我在营业大厅里大发雷霆,才算有了结果。

2、 户口本中的名字

老伴年轻时不大注意,她的名字里的

“瑗”字,常被误认为是“媛”字,不以为然,不知道“户口本”中也将“瑗”误录为“媛”字。当时并没有觉察到有什么不便。

到有了《身份证》,发现《身份证》上的名字是正确的“瑗”字。于是,到派出所希望将“户口本”上的“媛”改为“瑗”。还好,办事的民警看了《身份证》后,就立马答应。可是,当时派出所的电脑字库中没有“瑗”字,只好用手写“瑗”字并在上面加盖印章的办法“改正”。

当时觉得也只能如此了。也无大妨。可是,后来就又遇到麻烦了。

若干年前,为申办《护照》。一大早就到办事大厅排队,好不容易等到了,却被告知:《户口本》上面手写的名字不管用,必须到派出所改为电脑打印的才行。无话可讲,立马心急火燎地从本市的东区乘车奔回在西区的派出所。

还好,到派出所说明情况,立即给办了一个新的“户口本”。几经周折,老伴才算拿到《护照》。

唉!为了这个“瑗”字,这一通折腾!

三、瑗、媛,还是瑷、嫒?

这四个字外形近似,容易混淆。不过,

查一查《新华字典》,就清楚了。

瑗(yuan):大孔的壁。

媛(yuan):美女;【婵媛】,1)(姿态)美好;2)牵连,相连。

瑷(ai):【瑷珲】地名,今作爱辉。县名,在黑龙江省。

嫒(ai):【令嫒】、【令爱】,对别人女儿的尊称。

四、余论

当使用汉字记述时,往往会出现上

面的情况。特别是看过黎虎写的《钱钟书女婿自杀真相细述女儿钱瑗伉俪》一文后,回想亲身经历,不胜感慨。

由此,特别下面引用黎虎的一段文字:

“这不过是二十多年前发生的事情,现在就已经有张冠李戴、面目全非之虞,那么再过几十年又将如何呢?思之不禁令人忧心有忡。唐代著名史学家刘知几曾疾呼史以直书实录为贵,可以说直书实录乃中国古代优秀的史学传统之一。纪实性文学作品又何尝不该如此呢!

何止忧心,乃是一个警示。

2018年3月6日星期二

于树锦行空居

 
最新文章
相关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