钱振选 学习笔记 重温《兰亭序》
2020-04-24 17:24:11
  • 0
  • 0
  • 0

学习笔记 重温《兰亭序》 

写在前面

早在幼年就知晓王羲之的大名:草书,书圣。

真正有一些认知,是从退休后学习书法开始的。

退休后,觉得一身轻松,可以圆我少年时的“书画梦”啦!

除了跟着央视《夕阳红》和本市老干部大学的书法课学习外,又在在中国书协的“书法培训中心”函授两年,对于汉字书法及其发展历程有了较系统的了解后,为学习行书,临摹王羲之《兰亭序》下了一些功夫。那时,精力集中在如何写字上。

2005年,搬进新居,把临摹的《兰亭序》装裱后,挂在我的书房,每日相伴。然,对于《兰亭序》的内容理解甚微,对王羲之的了解也十分有限。

重温《兰亭序》

去年秋天,一日突发一念头:为了减缓大脑记忆力的退行速度,觉得背诵《兰亭序》也许是个可行的法子,并立即付诸行动:每天读几句,背诵几句,逐步推进。

开始,从“永和九年”到“信可乐也”(124个字)的进展比较顺利,很快就能背下来。觉得这一段文字叙述的逻辑性很顺:时间、地点、事件、人物、场景、心情。很符合现代新闻的“范儿”(所谓“5W”)。

往后,从“夫人之相与”开始,读一遍记不住,再读一遍,……,越来越困难。

为什么记不住?对内容不理解。

于是,逐句逐段地读诵,同时,注重查阅相关历史资料,加深理解记忆。

通过“重温”的收获,不仅仅是可以将《兰亭序》全文背诵下来。探索《兰亭序》的作者及其产生的历史背景,使得对于《兰亭序》有了新的认识。这就是我的“重温《兰亭序》”——学习笔记。

一、晋朝被称为中国古代史上最可悲的

王朝

西晋(266年—316年),是中国历史上三国时期之后的统一王朝。另与东晋合称晋朝,传四帝。从晋武帝建国开始,国祚51年;从灭东吴、统一全国始,为37年。为了区别于东晋,史称西晋,两晋又被称为司马晋。

三国末期曹魏的大将军、太尉、太傅司马懿与二子司马师、司马昭都是权倾一时的权臣。司马昭死后,其子司马炎于265年取代曹魏政权而建立新政权,改国号为晋,定都洛阳。280年灭孙吴,结束了三国鼎立的分裂局面,重新统一全国(中原传统汉族政权)。但灭吴后,西晋举国沉浸在奢侈腐败的气象之中。晋武帝出身世族,其家族经过长期发展,早就形成庞大的权贵集团。因此自西晋建立,政风十分黑暗,贪赃枉法,贿赂风行。

西晋时期面临的外部局势是大量游牧部落内迁。关中和凉州的外族已占当地人口一半,这些外族被世族收作奴婢。由于迁入人口数目相当多,与关中一带晋人相差不远。为西晋亡国和五胡十六国埋下伏笔。

八王之乱后西晋元气大伤,内迁的诸民族乘机举兵,造成五胡乱华的局面,大量百姓与世族开始南渡。西晋是魏晋南北朝长期分裂时期中的短暂统一,所谓“昙花一现”。316年,西晋灭亡。次年,皇族司马睿在建康称帝,改元建武,史称东晋。

东晋(317年-420年),是由西晋皇族司马睿南迁后建立起来的偏安政权。此外,史书中又仿东汉称中汉,称东晋为中晋,寓以晋室中兴之意;又东晋统治地区大部分在江东,古称江左,因此以江左代指东晋。

东晋是门阀士族政治,与北方的五胡十六国并存,这一历史时期又称东晋十六国。东晋时代,也曾经内部四分五裂。东晋与之前的孙吴以及其后的宋、齐、梁、陈,合称为六朝。

东晋曾多次试图北伐,但由于内部不团结,除了最后篡晋的刘裕取得一定成果外,其余都无建树。祖逖本有希望恢复旧土,但他被司马睿挟制,郁郁而终。桓温的北伐则被慕容垂击败。太元八年(383年),前秦苻坚率兵南侵,东晋宰相谢安力主抗击,派谢石谢玄率军,在淝水之战大获全胜,苻坚只身逃回北方,南北分立之势从此而成。后有桓玄叛乱,废安帝,自立为天子,后为大将刘裕所平,拥恭帝,然大权落裕。

元熙二年(420年),宋公刘裕废除晋恭帝,建立刘宋,东晋灭亡,中国历史进入南北朝时期。

整个晋朝时期,山河破碎,战乱不止,汉人被大举屠杀,华夏文明险遭灭种,何不为最可悲王朝?

http://jiangsu.kaiwind.com/whsysy/201311/01/W020131101355122648157.jpg

东晋疆域图

二、王羲之与《兰亭序》

王羲之(303年—361年,一作321年—379年),字逸少,汉族,东晋时期著名书法家,有“书圣”之称。祖籍琅琊(今属山东临沂),后迁无锡,晚年隐居剡县金庭(今属浙江)。历任秘书郞、宁远将军、江州刺史。后为会稽内史,领右将军。其书法兼善隶、草、楷、行各体,精研体势,心摹手追,广采众长,备精诸体,冶于一炉,摆脱了汉魏笔风,自成一家,影响深远。风格平和自然,笔势委婉含蓄,遒美健秀。代表作《兰亭序》被誉为“天下第一行书”。在书法史上,他与其子王献之合称为“二王”。

王羲之出身晋朝琅琊世族,父亲是王旷,东晋权臣王敦、王导是他的伯父。《晋书》记载王羲之以骨鲠正直闻名,淡泊洒脱率性,不受世间名利拘绊。羲之自述“素自无廊庙志”,志不在名利官场在修道。朝廷公卿爱其才器,屡次征召为官,他并不为所动,授与护军将军,他还是推迁不接受。

后来扬州刺史殷浩受命劝他入朝为官,殷浩说国家正处在兴衰转替之际,“岂可以一世之存亡,必从足下从容之适?”王羲之因而放弃了从容悠游的心志,出任了护军将军,但愿“谨守时命,宣国家威德”,只是不得时机。之后,他想在宣城郡任职,不得许,转为右军将军、会稽内史。

王羲之雅好养性修道,初到浙江会稽,便有了在此了却官职的心愿。《兰亭序》就是在江南会稽的佳山佳水间写下的。当时有许多名士居住在会稽,谢安未出仕之前也住在会稽东山,还有其他文章和义气冠世的名士,都在此筑室定居,和羲之有同样的爱好。

暮春里的三月三日是上巳节,古人在这一天有到河边洗浴禳灾的习俗,称为修禊。到了晋朝,三月三日踏青并举行曲水流觞雅宴,形成风尚。晋穆帝永和九年(353年),是王羲之最终辞官的前二年,羲之在会稽内史的任上,于上巳三月三日在会稽山阴的兰亭曲水间,举行了曲水流觞雅宴。他邀约了名士名流和自家子弟共四十一位共会,流觞赋诗,在崇山峻岭,茂林脩竹间,发抒生命情怀。让清流激湍涤荡身心,让凡俗生命融入天地。

当天与会者曲水流觞,咏物抒怀,创作的诗歌结集为《兰亭集》,王羲之当下为集作序,即声名盖世的《兰亭集序》(简称《兰亭序》)。

席间,王羲之用蚕茧纸、鼠须笔,写下了二十八行,三百二十四字的序文。《法书要录》赞叹这篇行书序文“遒媚劲健,绝代更无”。《兰亭序》的文字自然流露了王羲之平生临池、访碑所奠定的深厚功力。其文为宇宙之浩瀚作注脚,为今昔之契合而兴怀,展现了他平生“无廊庙志”的高远,跌宕遒丽的书迹随其心思流转——今昔的契合、“可待成追忆”的留恋、以及生命无常的思索反复碰撞,让人上下激荡于今昔契合的欣喜和人生无常的哀逝中。

凡人“向之所欣,俯仰之间,以为陈迹”,而人却无法超越死生契阔的循环。羲之感到人生无常之悲——“修短(*寿命)随化,终期于尽”,想到古人所说“死生亦大矣”,让他在兰亭曲水间游目骋怀之际,内心却一面萌生了“岂不痛哉”的长痛!看序中字“痛”和“悲夫”,羲之都用了重笔,透露了深切感概!沉重的“悲夫”也为兰亭之集作结,留给后人什么心意?那该是羲之平素的心志,只有修道才能超越无常人生寿命随化的困境!

http://dongtaiwang.mirror/mirror/i.epochtimes.com/assets/uploads/2016/07/6f91a882c75a8309ec477b9609c0ad1c-600x196.jpg

《兰亭序》摹本——传世的历代摹本中,一般认为最传神的唐人冯承素摹本《神龙本兰亭》。

三、兰亭会

晋穆帝永和九年(353年),是王羲之最终辞官的前二年,羲之在会稽内史的任上,于上巳三月三日在会稽山阴的兰亭曲水间,举行了曲水流觞雅宴。他邀约了名士名流和自家子弟共四十一位共会,流觞赋诗,在崇山峻岭,茂林脩竹间,发抒生命情怀。让清流激湍涤荡身心,让凡俗生命融入天地。此谓“兰亭会”。

1、     乱世东晋

“五胡乱华”,出现了三股潮流:

少数民族大规模“内迁潮”;都想当几天皇帝的“称王称帝潮”;民不聊生,大规模往东南逃亡的“移民潮”。

从东晋开国到永和九年,37年。37年来,北方持续战乱。东晋皇帝换了5个,一个个短命死去,当下的小穆帝处境也不妙。自永和4年以来,连年地震、瘟疫、日食,大雾,天怒人怨,内乱时起,半壁江山不稳。

2、     魏晋风度

自汉末,直到南北朝,这块东方大地是一个大黑暗、大死亡的时代。天灾、战乱,生命涂炭。人口从汉末的5600万,西晋时减到1600万,东晋只剩下几百万。

读这段史书,常见“人相食”的记载。

不仅老百姓,士大夫也处于强人政治的白色恐怖之下。“时天下多故,名士少有全者”。孔融、杨修、嵇康、何晏、夏侯玄、陆机、张华……名单太长了,当时一流的思想家、哲学家、艺术家都死在军阀的屠刀之下。不仅本人,还要夷三族、夷九族!

那时人的寿命,似乎特别短。王弼24岁,荀粲29岁,王羲之的七个儿子没有一个长寿的。死亡笼罩着上空,形成了当时社会、集体性的死亡焦虑,悲哀,成为社会普遍的心里。

后人津津乐道的所谓“魏晋风度”,其实是死亡压抑下的乱世风度。名士们纵欲狂饮,放浪形骸,彻夜空谈,犹如当今的一句流行语:痛,并快乐着。

文学上的主旋律,由秦汉的“英雄主义”转变为“悲凉主义”,士子们不断发出人命浅危,朝不保夕,岁月不居,人生无常的深沉叹息。

3、    永和九年

“永和”是东晋穆帝司马聃的年号。永和九年,即公元353年,晋穆帝10岁。国家处于分裂、战乱状态。东晋形势岌岌可危,皇帝年幼,褚太后“抱帝临轩”,垂帘听政,军政大权掌握在世族寡头手中,“城头变幻大王旗”。这是一个内忧外患、血雨腥风的年代。

永和九年,晋、秦、燕处于对峙、战争状态,好似又一个“三国鼎立”:东晋统治着长江、淮河以南,前秦氏族苻氏占据以长安为中心的关中地区,前燕鲜卑族慕容氏占据着黄河下游地区。

燕、秦互相攻伐试图统一北方,同时,也不断地在东晋边境挑衅。

东晋王朝自建立以来,一直试图北伐复国。多次出兵北征,屡战屡败,并不甘心。

永和年间,中原军阀混战,出现了东晋立国江南以来未有的复国良机。但是,东晋自己内部却闹起将相不和:桓温和殷浩之间。

桓温,字符子。是小穆帝的姑父。因雄才大略,朝廷忌之。因务实性险,名士轻之。

殷浩,字渊源。擅长清谈,性格文雅,是司马昱亲王的座上客,名士中的名士。因名冠于世,朝廷欲借之(以抗桓温),因口若悬河,名士皆爱之。朝廷启用殷浩,殷浩提拔荀羡、王羲之为自己的羽翼。

朝野有识之士见桓、殷矛盾白热化,忧心忡忡,纷纷劝解。

但是,殷浩自恃有司马昱亲王的支持,既要做萧何,又要做韩信。

永和八年,即兰亭会的前一年,殷浩仓促率军北伐,结果损失惨重,无功而返。桓、殷之间的猜忌和矛盾加深。这一年,桓温升为太尉(最高军事首脑),坐镇长江中游,督师五万;殷浩为中军将军,北伐统帅,率军七万。二人互不隶属,各干各的。

永和九年,王羲之夹在殷、桓矛盾之中。

作为东晋第一大族琅琊王氏中的佼佼者,众望王羲之有所作为,王羲之也不会坐视不管。

王羲之是殷浩的副手,曾力劝殷浩与桓温和衷共济,但殷不从。

后人道王羲之,知其字,不认其文,更不知其才,他是一位不可多得军事干才:王羲之先后任北伐统帅庾亮的参军、长史(总管),宁远将军、江州(今九江)刺史。

殷浩上台,引王羲之为护军将军四年。护军将军与领军将军同掌中央军队,并掌军职的选用,是东晋重要的军事长官。

永和六年正月,王羲之又“加中军将军”。朝廷有意要王羲之带兵出征。但是,王羲之突然坚决要求辞职。

王羲之为人有责任心,从政有使命感,这与当时一些名士超然世外的“风度”绝然不同。可是,面临北伐的关头为何决然要求离开军界?其原因可能有三:

第一,王羲之认为统一国家,不能全靠武

力,政治解决是最好的办法,特别是北方少数民族有的仍奉晋室为正统。

第二,王羲之是一个具有独立人格的人,不

愿夹在殷、桓的权力斗争中。促使和解。

第三,王羲之在护军将军任上,深切感到东

晋兵弱粮少,漕运困难,北伐胜算渺茫。而大后方的大户们沉湎于清谈,与其空着急,不如做点实事。

永和九年,他虽然离开了权力斗争中心,但仍关注北伐,深为时局而焦虑。

辞去军职后,永和七年,朝廷请王羲之出任会稽内史,加右军将军军衔。到永和九年,王羲之在会稽为官三年。

会稽是东晋的战略大后方。其政治、经济、文化地位,仅次于京师建康的“郡国”。会稽称“国”,不称“郡”,是皇室中地位最高的亲王司马昱的封国。南渡世家大族纷纷迁居于此地。晋时,朝廷在其他地方分别设立“侨郡”,以安置从北方过江来约80万难民,唯会稽不设,有意不准普通百姓迁居会稽,以图大后方的安定。

东晋时,特别讲究门第,士族(外来的大户)与庶族(原著族群)之间隔阂很深。王羲之上任伊始,就任用原著族群的人,有意将二者“摆平”。

再者,会稽连年旱灾,百姓饥荒,王羲之一到任,就冒着撤职杀头的危险,断然开仓放粮救荒(因为会稽是北伐前线的粮仓)。

在这种危难的形势下,身为郡国(会稽)之首,印佩右军将军的王羲之,竟能领一帮文人行“千古雅事”?!

4、     兰亭会的与会者

宋朝人桑世昌,在《兰亭考》中列举了参加兰亭会的代表42人的名单,其中史籍可考的有23人。

在这42人中有22人在军中供职,大部分来自京城乃至前线,他们千里迢迢来到会稽,真是要来发“雅兴”的吗?

永和九年,燕、秦、晋三国鼎立。兴于辽宁的燕国实力最强;兴于甘肃的秦国,次之;东晋占据淮河以南,实力最弱。

东晋每次北伐,几乎都有人主战,有人反战,这次也不例外。

永和九年的政治背景,是将相不和桓温与殷浩的矛盾日渐剧烈。兰亭会的42人,分为三派:桓温系,殷浩党,和同派。

桓温系以桓温之子桓伟为首,冠军将军,可能受桓温之遣。其次,是谢安、谢万兄弟。“二谢”不但明高,且后台强硬:皇太后褚氏是他们的外甥女,堂兄谢尚是桓、殷都竭力争取的将军。再次,是从前线赶来赴会的龙骧将军袁矫之等。

殷浩党以孙綽为首,殷浩的建威长史(引号将军府的秘书长)。孙、桓两家有仇。其次,孙綽之子孙嗣也来了,他是殷浩的中军参军。再次,从军营赶来的“领班”王彬之,乃殷浩的部将。兰亭会后,匆匆返回殷浩军中,在山桑与姚襄交战,阵亡。

和同派以王羲之为首。其中庾友、庾藴兄弟乃小皇帝的表叔,是皇室的代表。卞迪、虞说为镇军大将军司马晞亲王的部下,也代表皇室。受朝廷派遣或授意王羲之调解的,很可能是侍郎谢瑰。名单中的王蕴之,亦为王蕴(永和年代,信道教者的名字常加“之”,称呼时也可省略),时25岁,任尚书吏部郎。

这位“组织部新来的年轻人”,比较公道正派,负责向司马昱推荐干部,朝廷让他赴会,也许是“诱:以官、禄、德。”当时,“殷、桓交恶,选徒聚格,各崇私权。”

此次兰亭会,除了没有会稽原著贤达外,也没有隐士、道士、高僧。这似乎与士庶官民同乐的上巳节有点不合,为什么?唯一可以解释的是,隐、道、僧遨游山水,对政治不感兴趣。

5、兰亭诗,其志何在?

兰亭诗共37首,后人谓是“玄言诗”,评价不高。但作为历史文献研究,则不同。从兰亭诗中可以了解兰亭会的主题:北伐、和同。

5-1东晋玄言诗,多阐庄子《逍遥游》旨趣,而兰亭诗却是《齐物论》的思想。旨在倡导人们以齐物论为指导思想,团结起来,同心同德北伐。

5-2普遍的悲凉心里。身处乱世,激起与会诸公的是缅怀先哲的感情,俯仰古今的悲慨。

5-3也有一语点穿、直奔主题的词组。

特别是,王羲之推孙统为首唱,而不推孙綽。因为,孙统比较平和,利于“和同”。

孙统的一首四言诗很有意思:

     茫茫大造,万化齐归。罔悟玄同,竟异标旨。平勃远谟,黄绮隐几。凡我仰希,期山期水。

“万化齐归”,“竟异标旨”,似乎在说,有不同意见很正常,和而不同君子也。特别是第三句,引用一个典故,透露了这次兰亭会的“主题”。

“平、勃远谟”是汉朝的典故:刘邦死后,吕太后有篡权之势,丞相陈平与太尉(将军)周勃合谋(“谟”,同“谋”)铲除了吕氏,保住刘家江山。是一个“将相和”的故事。原先陈、周不和,在王朝危急关头,陈平主动以重金向周勃上寿,二人摈弃前嫌,将相交好。平吕之后,皇室嘉奖,两人“黄绮隐几”。(黄绮:印有黄色花纹的丝织品,隐几:自《孟子》“隐几而卧”。)

5-4三派人士所赋之诗,透漏了各自的情绪。

殷浩党的孙綽的诗,大意是说心中挂念着殷浩,这里却恭敬地对待桓温的代表“朋友”,肚子里有气。

桓温的代表桓伟说“主人虽无怀”(指王羲之),“数子各言志”(指会上各个发表了意见)。“愠情也暂畅”,“愠”,怒,怨恨也。桓、殷之争的阴影只是暂时散去罢了。

王羲之的诗:

代谢鳞次,忽焉以周。欣此暮天,和气载柔。咏彼舞雩,异世同流。乃携齐契,散怀一丘。则表达苦心在于一个“和”字,图的是“同流”“齐契”(同心同德)。

6、王羲之做东,自有原因

东晋王朝是靠世家大族上台,并赖以生存的。在世家大族中第一大族是王羲之一支的琅琊王氏。

45年前,永嘉二年。西晋王朝“八王之乱”尚未结束。琅琊王司马睿出镇江南,时年30岁。这是他在江南立足,后来做东晋开国皇帝的起点。而这个主意的首创者,是王羲之的父亲王旷,时为侍中,皇帝近臣。他与司马睿是姨表兄弟,看到晋室乱相,力劝司马睿早日去经营江南。

王旷有两个堂兄弟,王导、王敦。“二王”

一手扶植司马睿当上皇帝。所以。当时有“王与马,共天下”之说。

时过境迁,到永和九年,王氏后人中,在朝掌军掌大权的一个也没有。最有令誉的就是王羲之了。朝野公认,王羲之“清贵有裁鉴”,足以“镇”住其它世族。

其次,王羲之主张桓、殷“将相和”。

更为重要的是,王羲之是桓、殷双方都能接受的人。王羲之曾是殷浩的副手,而王羲之的妻党郗氏中的郗超是桓温的心腹。王、桓两家也似有来往。

王羲之是一个忧国忧民的志士,性格上“如同骨鲠”,面对危急存亡,不能坐视不管。于是,仿照当年王导举行盛大的曲水修禊诗会使司马睿打开局面办法,召开此次兰亭会也就顺理成章了。

因此,兰亭诗会可能是这场“政治协商会议”结束时的一个活动罢了。

7、《兰亭序》的核心密码

兰亭序的后半部,令人大惑不解。历来以文解文,或以雅事解文,皆入死胡同。

今以兰亭政治协商会议“本事”解读则豁然开朗。《兰亭序》中“固知一死生为虚诞,齐彭殇为妄作,后之视今,亦由今之视昔。”

这两句话,是王羲之“嵌”在里面的,是借题发挥,话中有话,所以文理上显得突然。

每览昔人兴感之由,若合一契,未尝不临文嗟悼,不能喻之于怀。固知一死生为虚诞,齐彭殇为妄作。后之视今,亦由今之视昔,悲夫!故列叙时人,录其所述,虽世殊事异,所以兴怀,其致一也。后之揽者,亦将有感于斯文。

这段奇文,初度令人费解。结合兰亭会的背景、主题来读,则迎刃而解。其中心思想是:斥虚诞妄作,做最后呼吁。是《兰亭序》的核心密码,也是兰亭会为“政协会”的有力证据。

联系上文,乐尽悲来,《兰亭序》突然转为深深的感叹:(以下为《兰亭序》文从“人之相遇”起的白话译文)

“人与人相互交往,很快便度过一生。有的人在室内畅谈自己的胸怀抱负;就着自己所爱好的事物,寄托自己的情怀,不受约束,放纵无羁的生活。虽然各有各的爱好,安静与躁动各不相同,但当他们对所接触的事物感到高兴时,一时感到自得,感到高兴和满足,竟然不知道衰老将要到来。等到对于自己所喜爱的事物感到厌倦,心情随着当前的境况而变化,感慨随之产生了。过去所喜欢的东西,转瞬间,已经成为旧迹,尚且不能不因为它引发心中的感触,况且寿命长短,听凭造化,最后归结于消灭。古人说:“死生毕竟是件大事啊。”怎么能不让人悲痛呢?

每当我看到前人兴怀感慨的原因,与我所感叹的好像符契一样相合,没有不面对着他们的文章而嗟叹感伤的,在心里又不能清楚地说明。本来知道把生死等同的说法是不真实的,把长寿和短命等同起来的说法是妄造的。后人看待今人,也就像今人看待前人。可悲呀!所以一个一个记下当时与会的人,录下他们所作的诗篇。纵使时代变了,事情不同了,但触发人们情怀的原因,他们的思想情趣是一样的。后世的读者,也将对这次集会的诗文有所感慨。”
正在如此良辰美景“信可乐也”,王羲之怎么放下脸孔,大喊大叫起来呢?

东晋是个庄子的时代,“一死生,齐彭殇”

是士子常识,贵族的口头禅,为何王羲之板下面孔。怒说“一死生为虚诞,齐彭殇为妄作”呢?

王羲之清醒地看到:玄风吹得晋人酔,危急存亡之秋,名士们热衷于清谈,从老庄字典里寻找安慰。于是,抬出了“死亡”这面旗帜,死生大矣,岂不痛哉!

死生如一?荒唐!夭寿齐一?荒唐!

这分明是忧国忧民的王羲之登高一呼,催人酒醒!分明是警告兰亭会的“代表们”:你们要对历史负责,对自己负责!

至此,《兰亭序》后半部绝非虚言妄指。

至此,兰亭会并非文人雅士的活动,而是东晋一次重要的政治军事会议,从《兰亭序》自身也得到了印证。

8、兰亭会是“政协”的直接证据

兰亭会从5各方面表明是政治军事会议:

1)  兰亭会的时代背景:东晋内忧外患,危

存亡之秋;

2)  王羲之是东晋的一位重要军事将领、反

对清谈的官员,不可能坐视危难。

3)  兰亭会42人中,大部分是军人,许多直

接来自前线,这怎么也不是传统的一次文人雅士的活动。

4)  “兰亭诗”,在玄言清语中,仍然“露”

出兰亭会的主题,是一次并非超脱的“俗事”会议

5)  《兰亭序》苍茫悲凉,痛斥虚诞妄作,

诉说历史教训,是右军将军的最后呼吁!

不过,以上5个方面还是间接证据,直接的“证词”则是王羲之的4封书信:

永和九年兰亭会后,王羲之根据与会人士的意见和自己的判断,分别致书殷浩、谢尚、桓温以及代表皇室的司马昱亲王。(见《晋书》本传)

在《遗殷浩书》中,王羲之从上一年的失败谈起,反对他轻率北伐,并劝他不要和桓温“力争武功”,“宜更虚己求贤,当与有识共之”,要求殷浩“广延群贤,与之分任”,不可既做萧何,又做韩信。

在《遗谢尚书》中,王羲之提出北伐的后勤保障问题,“今事之大者未布,漕运是也……自军兴以来,征役及充运死亡叛散不返者,虚耗至此……”

在《遗桓温笺》中,王羲之劝和之辞今已不传,只剩下一节,提醒桓温不可重用谢万(谢万时在司马昱部下,很可能桓温为拉拢谢尚再三要求调用),“谢万才疏经通,使之处庙廊,参讽议,故是后来之秀,而屈其迈往之气,以之俯顺荒会,近是违才易务矣。”

在《遗会稽王笺》中,王羲之向皇室直言:“今外不宁,内忧已深”。北伐之事,“必宜审量彼我,万全而启动”,“国家之虑深矣,常恐伍员之忧不在今昔,麋鹿之游将不止于林薮而已!”

这四封书信,当是与会“代表”随身带回去的。王羲之《增运贴》云:

吾于时地甚卑疏,致言诚不易,然以在大臣之末要,为居时任,岂可坐视危难?今更极言于相,并与殷、谢书,皆封示卿,勿广宣之于人,皆为尽当。今事宜直,恐不能行耳。

上述四封书信以及神秘兮兮的《增运贴》,是兰亭会为一次重要的军政会议而非文人雅士活动的铁证。

9、兰亭会,悲剧告终

半年以后,殷浩决意“单干”北伐,帅七万大军从安徽出发,图谋占据洛阳,横扫中原。途中,与前锋姚襄内斗,大败。姚襄派人到建康告状,委屈之下,领着七万人马北上……

王羲之的北伐谋略,被人弃之如土。

桓温拍案而起,坚决要求处分殷浩。永和十年,殷浩废为庶人。

殷浩倒了,桓温并没有“踏上一脚”。看在王羲之的分上,欲起用殷浩为尚书令,遗书告之,殷浩接到来信,欣然答应。由于过分激动,再给桓温的复信,唯恐出差错,反复拆封数十次。最后,送到桓温手中的是一空信封!桓温大怒,二人绝交。

王羲之的调和,彻底失败。

此时,右军将军的处境十分艰难,三方面都不满意:太后责怪,桓温派猜忌,殷浩党抱怨。似乎都是他的错(那次兰亭会惹的祸!)

王羲之自己也痛苦万分:有辱皇室使命,有辱第一家族地位,有辱自己名满天下的声誉!

10、    王羲之“称疾去郡”

永和十一年春,与兰亭会仅隔两年,王羲之“称疾去郡”,辞官为民。

王羲之“称疾去郡”的真实原因何在?

毛病就出在兰亭会上。

兰亭会,可能是王羲之擅自召开,皇室默认。会议以失败告终,皇室、殷、桓三方对王羲之都不满意。王羲之的骨鲠,已经越出了褚太后的心理底线。

此时,风言风语:王羲之自作主张召开兰亭会,是否有野心?欲“贪冒求进”?是否在重温“王与马,共天下”的梦?攻击的口实,是抬出他父亲的“历史问题”。

王羲之感到空前的严厉,兰亭会失败,意味着自己政治生命的完结,如不急流勇退,必将危及王氏整个家族的利益。

永和十一年三月初九,王羲之来到父母牌位前,发出毒誓:今生今世,永不为官!又告子女:将来我死,朝廷若赠什么官位,一概不收!

永和十七年,晋穆帝崩,年仅19岁。不久王羲之逝世,朝廷赠“金紫光禄大夫”,诸子坚辞不受。

四、后之揽者

兰亭本事,当世无记,后世不传。

世界上的事情大多无记无载无传,有记载有传的有大都失真。在繁琐无奈、半真半假的记载中发现真实的历史则难之又难。

兰亭本事为政治协商会议,主题是议北伐、求和同,为何当世无记,后世无传呢?

原因在于:

一是,此次会议是一次非正式会议。无皇帝下诏,故当时史官无记载。

二是,此次会议是一次秘密会议。殷。桓交恶,不能公开理论,只能在“修禊事也”的掩盖下聚在一起商量商量。褚太后可能只是向王羲之“面授机宜”,对外不宣,与会代表对会议的主题也只是“心照不宣”。王羲之的《增运贴》用语诡秘,谓“勿广宣于人”,此即一证。议北伐,属国家军事绝密!

三是,此次会议没有取得预期的成果,不了了之,风过云散之。主事者、知情者后来也憾之讳之深之——“就别提啦!”王羲之的《兰亭序》后半部一直秘不示人,直到唐朝“发现”。原因之一,也许在此。

六朝乱世,史籍散亡,小说家兴,历史真相殊难考订。公元646年,唐太宗下令修《晋书》,邈然永和九年,几去300年矣!

在破解了《兰亭序》的密码之后,重新认识兰亭本事及其主人公,而《兰亭序》这篇优美的散文,已远远超出其原来的范畴,几乎上升为一篇光辉的哲学著作。風定雨收,我们这些“后之揽者”的思想境界,也随着阅读的进度和深度,提升到一个新的境界。

“大抵南朝皆旷达,可怜东晋最风流!”将近1700年以来,人们一直以赏心乐事解读《兰亭序》,以文人雅事解读兰亭会。拂去兰亭会一层层诗情画意,“大雅风流”的背后,珍藏着一段鲜为人知、惊心动魄的故事。兰亭会并非一件“文人雅事”,而是王羲之牵头召开的一次事关东晋命运的重要政治军事会议。

《兰亭序》,飘若天上的云,矫若受惊的龙,众誉为“天下第一行书”。今人只读其字不读其文,大误!

《兰亭序》文思深邃幽远,又低回反复。其感事兴怀,曲折地反映了东晋时代普遍的社会心理——悲凉,深刻地印证了中原文化史上一段非常痛苦的经历,在乱世之中觉醒的人们,曾苦苦寻找生死解脱之路。

千载之下,《兰亭序》的文意被“天下第一行书”掩盖;右军将军的真面目亦被“书圣”笼罩。悲夫!

后记

在经过将近两个月的时间,我一段一段逐渐把《兰亭序》全文背诵下来了,也一步一步深入理解全文,特别是后半部深意。

伟人说,《红楼梦》要读三遍。更有人说,《兰亭序》虽短,然“言在耳目之内,情寄八荒之表”,真要读懂读透,必须读十遍!

我几乎天天与《兰亭序》会面。幸哉!

在此,特别感谢吴大新先生的“红月亮:《兰亭序》解读”(西泠出版社2005年3月第一次印刷)一书。

2020年1月9日星期四

于树锦行空居


 
最新文章
相关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