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是超化人
2018-07-18 15:48:22
  • 0
  • 0
  • 1

我是超化人

一、 一件被人误解的往事

1962年夏,大学毕业。在校等待分配之

际,没有其它的事情可做。想到前不久报上发表的毛伟人的《词六首》,找来剪贴成一小册子,封面上有:“词六首 毛泽东 (附诠释文章三则) 超化人一九六二•八•一”

不久,我和本专业的六位同学一起被分配到北京一高校。报道后,六人中四位男生,正好住在一个宿舍。我们四人分别在两个教研室,大家相处相当融洽。

1964年二月到七月,我陆续收集到郭沫若先生在报上发表的“读毛主席新发表的诗词”共八篇。将这八篇文章剪贴成一小册子,封面上有:“读毛主席诗词  郭沫若著 超化人辑 一九六四•七•十”。

这两件小册子,摆在我的书架上,同宿舍的都看过,而且有其他教研室的同事传阅过。

当时觉得这是很惬意的事。颇有点“成就感”。但是,我没有想到为了封面上的“超化”三个字,已经有“小报告”上去了。

直到文革期间(大概是1967年),大家互相谈论有些人爱打小报告一事时,才知道有人将“超化人”向领导打过“小报告”:说“其中可能有什么问题”云云。

我知道此时后,既惊讶,又觉得好笑,心想:打小报告者,您当时当面问我一声不就解了吗?“超化”是我的出生地名,我就是“超化人”。

我很难推断打小报告者是如何推论的,可能他对于“超化”二字的含义有什么误解吧。

二、 超化寺

我的家乡超化这个地方,依山傍水,山清水秀,处在洧水和绥水交汇处,被称为“北方江南”,历史上为文人墨客向往之处。

超化寺,原名“阿育王寺”,坐落在超化镇的中心。

该寺建于东汉桓帝年间〔147年〕,到北魏时期建成规模宏大的上中下三座寺院,僧众上万,方圆几十里,都是寺院的田产。

此后,四次灭佛事件。超化寺像全国其他的寺院一样,遭到了灭顶之灾。

隋开皇元年(581年),在原来“下寺”的基础上,重建了超化寺。

唐开元年间,唐玄宗信佛,西迎舍利到中国,由于当时超化寺声名显赫,在开元二年(714年)建舍利塔,为十九座佛陀真身舍利塔之一,列“名刹拾伍”。超化寺的二度兴盛。  

自此以后,超化以其深厚的文化传统,成为宋元京畿之间的名胜重地。超化寺和法门寺一样,藏有佛骨舍利;又和少林寺一样,是中国佛教的“净土祖庭”。所以,有人说,超化寺等于法门寺加少林寺。

超化寺塔在清代以后历经战火,逐渐破败。

1920年,超化寺内神被扒,壁画被铲。

1930年,中寺也被扒去。

小时候,听大人们讲过当年寺院里的神像被推倒、砸烂的情景。

在我的记忆中,已经没有上中下三院,只有“超化大寨”,“塔坡”、“寺院”三个地方。

寺院(下院——金钟寺)就是“超化小学”,我基本上是在那里完成了小学学业。

三、“超化”何意?

我原以为“超化”不过就是一个地名。有什么含义?说不清楚。

记得,小时候,我还没有上小学,很羡慕比我大几岁的哥哥在“超化小学”读书。一次,这位哥哥对我说,寺院(即超化小学)里的院墙上坎有许多石碑。有一碑文上有“蝌蚪文”,其中有两个字,一个是“四个蝌蚪头向中央”,意思时“召”;另一个是“四个蝌蚪头像外”意思时“化”。“召化”就是“超化”。后来,上小学,把这事给忘啦,也没有去看石碑上的“蝌蚪文”。不过,的确有许多石碑看在学校的一面院墙上。

基于有限的文献资料,关于“超化”的含义有两种说法:

1、 北魏时建上中下三座寺院,得名“化”二字,意为“超凡化度,脱俗绝尘”。

2、 所谓“超化”,“即佛氏超脱众品,化育群生之说也。惟其超也,故不生不灭,不垢不净,不增不减;惟其化也,故受起于识者,眼耳鼻舌身意无,色声香味触发者……”(清雍正年间《重修超化寺毗卢殿记》)

以上两种说法大体相同。都与佛教有关。

这就是“超化”含义,超化这个地方名字的来源。

我出生在“超化”这个地方,我就是“超化人”,与佛门无关。


2018年7月14日星期六

  于树锦行空居

 
最新文章
相关阅读